Search

外籍漁工的影像故事|攝影師 李阿明

  • Share this:

李阿明,畢業於國立藝專影劇科技術組,曾任《自由時報》、《聯合晚報》、《時報周刊》攝影記者,以及時周多媒體數位影像組組長、資訊室副主任、中時網路影像副總監等。
2002年,辭職回高雄老家,專心照顧母親與孩子,鮮少與攝影圈往來。母親辭世後,小孩也都已成人北上發展。4年前,讀深的李阿明乃帶著相機,無所事事地浪蕩於前鎮漁港,因為喝酒交陪,意外地與船公司「現場的」、「顧船的」等有所結交,能夠自由地拍攝漁港人與外籍漁工的日常。生活喪失重心的李阿明,也因此展開了一段全新的影像旅程,甚至為了能夠更深入漁工日常,而選擇成為24小時顧船的爸爸桑。
漁船生活歲月裡,李阿明親眼見證了漁港人和遠洋漁工無經矯飾的心靈樣貌。從被排擠的外人,到被視為他們的一份子,李阿明深切地融入其中,一起歡樂也一起痛苦。攝影者與被攝影者的生命幾乎完全地扭結在一塊兒,不分彼此。
因為船員生理需求,自然有性交易存在。一名被代稱為「300的」(性工作收取300元)的白淨女孩,尤其讓他揪心。當爸爸桑勸她要保護自己、費用得提高時,她親口說出的「只要100元就有飯吃」,讓李阿明遭遇巨大衝擊,難過萬分。
而同樣是爸爸桑的好友,對船員們私底下的照料與接應,甚至連離船罹癌的漁工,他都熱切地匯款1000元美金,千叮萬囑要船員去開刀治療,也讓李阿明見證到人性的可貴與可能。
同時,漁工們的善良與樂天知命,也感染到李阿明,讓他將往日曾是媒體主管、後來卻只能做臨時工的心酸悲傷等負面能量,徹底甩脫。他重新明白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幸福之處。自居為攝影黑手的他直言,是漁工們救贖了他。
這一系列攝影作品,最近也集結成圖文攝影書《這裡沒有神:漁工、爸爸桑和那些女人》。如果這本書能夠讓船公司更為重視漁工的勞動條件,對李阿明來說,也就於願足矣了。


相關新聞
https://goo.gl/zxD2UX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1 IMAGE ART 一影像》創辦理念是希望能建立原生的台灣影像工作者資料庫,讓所有人看到台灣優秀的影像作品,讓他們能站上國際舞台,為台灣發光發熱。 我們積極創作有關影像任何的相關原生內容,包含專題製作Photographic production,攝影家專訪An interview with photographers,導演專訪Director's interview, 攝影直播Photography Discussion Live,攝影活動及講座Photography related activities,紀錄片Documentary、廣告片、微電影等內容。 【1 IMAGE ART 一影像為高雄攝影節協辦單位,台北國際攝影節媒體協辦單位】 創辦人Founder :馬立群 Li-Chun Ma 相關報導:https://www.commabooks.com.tw/good-life/709 ● 如有廣告與採訪需求請Email至 : [email protected][email protected] ● Brand | 《1 IMAGE ART 一影像》為像群影像文化有限公司品牌
View all posts